天津医科大学社会实践基地揭牌暨“青马工程”学生骨干“志远班”第七期开班仪式
2023年6月11日,天津医科大学与天津市宁河区潘庄镇大贾庄村社会实践基地揭牌暨天津医科大学“青马工程”学生骨干“志远班”第七期开班仪式,在大贾庄村委会礼堂隆重召开。天津市耕鸣农业发展中心主任苑婷、天津市宁河区潘庄镇大贾庄村书记牛万才、天津医科大学团委书记林怡、天津医科大学青年朋辈导师、学校附属医院优秀青年医务工作者、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教授、主治医师、博导赵子龙,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肝胆肿瘤科副研究员、主治医师,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博士后陈璐,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副研究员、主治医师朱建强、天津医科大学“青马工程”学生骨干培训“志远班”第七期学员、天津医科大学学生骨干代表等共60余人参加了此次揭牌、开班仪式。
天津市耕鸣农业发展中心主任苑婷、天津市宁河区潘庄镇大贾庄村书记牛万才、天津医科大学团委书记林怡、及天津医科大学“青马工程”学生骨干“志远班”第七期学员代表分别发言。
天津市耕鸣农业发展中心主任苑婷、天津市宁河区潘庄镇大贾庄村书记牛万才、天津医科大学团委书记林怡一起为天津医科大学与宁河区潘庄镇大贾庄村社会实践基地揭牌,并为天津医科大学学生优秀青年朋辈导师颁发聘书。
天津医科大学团委书记林怡为天津医科大学“青马工程”学生骨干“志远班”第七期授旗。
揭牌仪式结束后,由大贾庄村书记牛万才带领来访师生参观调研了大贾庄村日间照料中心,并为师生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科普知识宣讲,让师生对在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建设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中智国际与大贾庄村共同发展建设农业生态产业基地的未来前景充满了信心。

在日间照料中心,天津医科大学青年朋辈导师、学校附属医院优秀青年医务工作者和学生志愿者为宁河区潘庄镇大贾庄村百姓开展惠民义诊,免费测量血压血糖等,对村民提出了各种病症和问题都做了认真仔细地诊疗和耐心地解答。村民们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各学科医学专家的惠民义诊服务,尤其对于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对于专家们远道而来开展的义诊,喜悦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天津医科大学团委书记林怡也表示今后还要不定期地为大贾庄村民举办此类义诊活动,造福村民。
对于久居城市的大学生们,对在宁河区潘庄镇大贾庄村生态农业产业园开展学农实践活动充满了期待,由大贾庄村副书记宋克礼带领师生们参观了大贾庄村农业生态产业园,同学们分成三个小组,开展了果园除草、火龙果大棚剪枝、挖土豆等农业实践活动。
中午,同学们在森野露营营地里一起点起炉火,把挖到的土豆,洗干净切成片,用竹签穿起来,来了一个自助烧烤,同学们团结协作,分工有序,吃到自己烧烤的羊肉串和土豆片,都异口同声说“好吃”!“好吃”!很多同学都不约而同的和带队老师提议,希望学校多组织几次在大贾庄村的农业实践活动。
午饭后,“志远班”第七期学生骨干培训班按照三个不同的团小组,开展了团建活动,并和导师一一进行了表演展示,精彩的表演获得了观众们的一致好评和热烈的掌声。
团建结束后,师生们一起走进稻田,一起体验水稻插秧,虽然天气炎热,但是也抵挡不住同学们积极参与实践的热情,不多时,一排排整齐的秧苗在水稻田里拔苗而起。此次选择的秧苗品种是袁隆平院士研发的巨型稻。同学们很多都是第一次体验插秧,都非常兴奋和新奇,同时也有很多关于农业种植的问题,村民们都热情详细的进行了解答,在经过3-4个月的时间,就能成熟收割。牛书记热情同学们今年秋天再来大贾庄村,观赏巨型稻、收割、大米、煮饭、品尝从巨型稻到碗中饭的扑鼻米香。同学们通过此次插秧体验活动,不仅收获了劳动的喜悦,还收获了很多农业知识,更深切感悟到农民“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惜别大贾庄村,同学们期待秋季再返大贾庄村,届时,稻田中诱人的金黄麦穗会结出饱满的米粒迎接同学们的到来。


--------------------关于耕鸣农业--------------------
此次活动由中智国际集团下耕鸣农业旅游提供全程会议保障及农事体验。
耕鸣农业发展中心介绍: 2022年成立,注册资金1000万元人民币,注册地点在大贾庄村,全村人口2600人左右,在宁河西部,距离天津市中心仅37公里,车程40分钟左右,是远近闻名的五星村,这里的人口基数,发展潜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区位优势明显,都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特色,所以决定在这里投资发展,耕鸣农业发展中心是由中智国际集团和大贾庄村集体企业雁鸣洼共同投资入股成立。
我们利用和挖掘了村庄的农业产业,南果北种,文化和旅游资源,与多所大中小学及机构合作,创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大中小幼农事劳动研学,文旅项目开发等方面展开合作。通过我们的精心打造,年初我们获批了区级农业劳动实践基地,明年还将申请市级农业劳动实践基地。在文旅项目上,我们利用苗圃林地开发了森野露营基地,集烧烤,采摘,田园休闲娱乐,农耕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乡村会客厅形式,让深受久居城市朋友们的放松身心,深入体验新农村发展的建设成果。
在水稻插秧季节,我们推出了插秧体验活动和认养一亩田项目,与露营烧烤,采摘,荷塘游船,等文娱项目相结合,能够亲身参与农事活动,感受农耕文化。认养一亩田也是集农业生产、科普、研发、休闲于一体,实现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
以生态农业为核心,以土壤健康为基础,利用好小七里海湿地的肥沃土壤,采用稻蟹混养耕作方法和设施有机农业生产方式,杜绝使用化肥、化学农药、除草剂,注重生态保护,努力构建生态系统平衡;通过调整土壤酸碱度、施加有机肥、培育微生物菌群、绿肥还田等措施持续改良土壤,充分发挥富硒土的优势。
让市民们亲手耕作、亲近自然、亲情陪伴,追求食物健康,拉近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距离,为构建优良生态环境、推动生态农业发展作出贡献。